反核只是口號?!
30年前,我還沒出生
但那時的生活環境跟人民意識必跟現在有很大差距
不能說沒人在乎,maybe是凝聚力和宣傳媒介沒如今強大
而1986年的車諾比事件,
也強烈影響到後代的人們。
蓋了核電廠,就有風險存在
台灣不是美國,沒有寬闊的土地荒地來建設核電廠。
3萬6千平方公里,2300萬人口,只要一座出問題
能保證的就是,台灣會完全消失。
已經三座了,還要核四嗎?
就像我大姊說的,人民上街頭了,但從最簡單的生活習慣說起
街頭上有多少人做到了?
你隨手關燈,減少用電量了嗎?
江宜樺:「一旦停建核四公投過關,台電投資核四的2600多億將認列虧損,
並且再加上台電現有1400多億虧損後,台電將宣布破產,進而要調正電價。」
台灣是民主國家,就該傾聽人民的心聲跟意見
好的,如今要公投,假使公投沒過,確定建核四,誰服?
反核者不服,他們不可能就此罷手。
假使公投通過,核四取消,而電價進行調整
那人民就得服從接受;但是,真的會乖乖接受嗎? 不會。
別的聲音會再次出來,接著又走上街頭
然後?
Big question, hard to fix.
However,decrease the risk of ppl's lives should be prior concer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