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我每看必哭的文章。
因為幾乎跟我一樣。
我一直曉得大家的反應會這般
所以不提起與逃避一直是我們選擇的方式
因為如同文章提到的,「它」「發生」了。
許多人認為是悲觀、想太多、沒自信、情緒不穩定
當然的,我們也都知道種種原因。
「它」第一次發生,是在我國中時期,
然後就尾隨著我長大。
這是我們常會聽到的話
也是常常成為別人會掛在嘴邊提起的:
「又來了~」
「她喔,每次都這樣阿...」
「不要理她啦!」
「唉唷,反正她消失一下就好了。」
「她這樣很正常啊,不用管太多~」
「什麼都不說是要怎麼幫啦!煩死了!」
「是想引起人注意,討拍吧她。」
最後一句,是我聽完最難過的
事實上,我們也希望這只是個性上的小缺陷
或者,它只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一個過渡期
這樣聽起來似乎有點補救自己的機會。
事實上,我們也希望這只是個性上的小缺陷
或者,它只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一個過渡期
這樣聽起來似乎有點補救自己的機會。
每當它發生時,我們幾乎想崩潰
因為明白它的發生會再度惹人厭與造成生活的麻煩。
我當面吼了姐姐,鬧翻了,我自己搬走;
我對媽媽不禮貌,鬧翻了,沒再往來;
於是,我不回家了,我unfriend了姐姐跟媽媽。
我拒接任何電話、不回訊息、消失不見
這就是文章提到的「逃避」,我們最後選擇這樣做。
我們就是一般人,只是它發生的次數跟嚴重性比較大
在國外,這很正常,大家不認為看醫生是有病
但在台灣,這就像瘋子般的途徑。
我對媽媽不禮貌,鬧翻了,沒再往來;
於是,我不回家了,我unfriend了姐姐跟媽媽。
我拒接任何電話、不回訊息、消失不見
這就是文章提到的「逃避」,我們最後選擇這樣做。
我們就是一般人,只是它發生的次數跟嚴重性比較大
在國外,這很正常,大家不認為看醫生是有病
但在台灣,這就像瘋子般的途徑。
我承認,某次我試圖吞大量安眠藥
但很可笑,跟文章中女孩寫的一樣:
「藥只是讓我昏睡了半天,這期間沒人發現...」
當下真的覺得可悲,居然連想離開都沒人發現,太可悲了。
逃不開時,我跟作者一樣
開始會用美工刀替自己減緩疼痛,發洩掉情緒
我遮掩得很好,所以家人都不知道。
某任男友得知我的自殘習慣後,選擇分手,因為他覺得我瘋了。
然而有幾位同事無意間發現手上的傷痕
他們給了我很大的溫暖,這是我想感謝的。
幾個月前,某位男性朋友到我租的地方找我
聊著聊著,離開時,他偷偷把我的美工刀給拿走了
我事後才發現。
然而有幾位同事無意間發現手上的傷痕
他們給了我很大的溫暖,這是我想感謝的。
幾個月前,某位男性朋友到我租的地方找我
聊著聊著,離開時,他偷偷把我的美工刀給拿走了
我事後才發現。
2015年,我好幾次被壟罩在「它」的烏雲下
因為它的發生,讓我工作很不穩定
而在目前這份工作中,我曾請過幾次假去醫院看醫生
後來,上司發現我的就診單
她從另一個辦公室打給我說:「嗯,妳要不要先離職?」
可是,我沒有做的不好,該負責的,我都有做
並沒造成上司執行這份計畫的困難。
但卻因為就診單上的幾句話,她覺得我應該離開。
我很難過。
然而,在一切混亂到不行的時期
卻發生了更令我不知所措的事情
去年底,我深深的跌進了谷底
但卻因為這樣的衝擊下,我開始領悟了些道理。
「它」正在發生,而我沒有以往來的難受
這兩個多月來,我慢慢有了小改變
事件跟過程,我不說明
總之,我說服了上司,讓她願意繼續聘用我
即便我知道自己在她的心中已留下記號。
以上是我突然的坦白,這些也都過去了。
如今我沒事,也沒看醫生。
只是「它」下次什麼時候會來探訪我,我就不知道了。
但我期盼自己能心平氣和的跟「它」溝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