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二零壹柒,腦袋無止盡碰壁

最可怕的是
誠實的欺騙自己。

 




到了一個年紀,流連的地方,差不多就那樣
沒有好喝咖啡可以喝卻有免費WIFI及無數個插頭的建國伯朗
單純因為它營業到凌晨四點所以喜歡的4AM CAFE
二十四小時提供書籍以及連呼吸聲都會像噪音的敦南誠品
懂我的,都知道,還有那個地下酒吧,那個我總是掛在嘴邊的Roxy Rocker。
 
『為什麼總是Roxy Rocker?』-好奇的人會問著。
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但我知道所以必需雞婆廢話一下
那部於1982年開播至1993年的影集《歡樂酒店 Cheers》,它的主題曲說明了原因。
 
 

附上影集主題曲歌詞,如下:

Where everybody knows your name
Making your way in the world today 
Takes everything you've got;
Taking a break from all your worries
Sure would help a lot.
Wouldn't you like to get away? 
All those night when you've got no lights,
The check is in the mail;
And your little angel
Hung the cat up by it's tail;
And your third fiance didn't show; 

Sometimes you want to go
Where everybody knows your name,
And they're always glad you came;
You want to be where you can see,
Our troubles are all the same;
You want to be where everybody knows your name. 

Roll out of bed, Mr. Coffee's dead;
The morning's looking bright;
And your shrink ran off to Europe,
And didn't even write;
And your husband wants to be a girl; 

Be glad there's one place in the world
Where everybody knows your name,
And they're always glad you came;
You want to go where people know,
People are all the same;
You want to go where everybody knows your name. 

對吧,欸靠
誰不是呢? 
出社會一陣子了
這世界這生活夠累人了
媽的心情夠煩了
不如意的都找上我了
老早就想逃離這可怕的台北城了
該出去走走忘掉某個男人了
但去哪呢?
去個「大家都知道你名字」的地方好了
一個他們都歡迎你走進門的地方好了。
 
 
我,也就,老是回到那有著煙味音樂酒精與人性的和平東路一段177號B1。
如同聽音樂,到某階段後,不想再聽新歌,於是歌單永遠重複播著那幾首,因為它們陪你渡過低潮陪你失眠陪你流淚直到雙眼疲勞地入眠。
 

好的。超雞婆廢話的註解結束。
 
 

  這只是一篇一段一則自我情緒思考拉扯的文字與百般無趣的對話,二零壹柒年,我試圖用最正面的能量引領如此厭世卻又無法鼓起勇氣對抗的自己,可悲的試用期套用於生命,三個月不到,那份堅持恰似鳥鳥無法成90度或180度的男人一樣,無奈,束手無策。

  或許我在追求一種不合理的嚮往,沒學過正統芭蕾卻想當芭蕾舞者、沒厲害的味覺卻想推薦客人美食、再者,就是,原本容易憂傷哀愁自憐的我藉由服務他人的過程中因為別人感到愉悅進而使我獲得成就及滿足。有本書叫《歡愉的代價》,喔靠,我又要雞婆講些事情了(總之這是本我在中山地下書街挖到的書,內容關於食物文化與生活間的關聯。)這種追求的可笑程度已經到自我嘲諷的狀態,明明不想再獨自熬夜到天亮卻仍期待著深夜賜予的寧靜、決定要寫日記卻老是想著沒關係有空再寫就好,反正目前生活也是the same old shit day嘛、酒量差得要命還是想來杯黑啤微醺自己。

  得已又不得已,想著過去懷抱華麗夢想的自己,曾經也是位紅脣少女,帶點叛逆與不食人間煙火的距離,oh fuck我超愛,但現在,已沒人開口詢問我口紅的牌子了,連這種小事我也能瞬間白眼一千遍。我哼起Morrissey的First of the gang to die了,oh fuck me,he stole our hearts away away awayyyyyy.發現了嗎,這些文字讓我露出了馬腳,我專注力低外還連帶著嚴重的跳躍性思考,所謂的「跳躍性思考」是作者李家同在2011年時所提出的觀點,簡單來說,人們的注意力漸漸受科技影響,網頁與網頁間只需要一個click,你馬上就能從二戰歷史跳到一個專門賣諷刺希特勒的商品網站,過半小時,你可能就花錢買了些根本不需要的物品,拆封那天後,它被你擺置在家裡某個角落,而你再也沒正眼看過它,等到被迫搬家那刻,才不經意想起這玩意兒是如何存在的。可你我似乎也控制不了這種強迫性變遷。現在流行速食文化、速食愛情,也開始速食閱讀了,讀讀判決書吧。
 
 
  過份無聊才會亂想 嗎。
  今天花時間寫這些屁話,只因為太閒 嗎。
 

  不覺得文字是很重要的元素嗎?特別是在這種科技化時代;還記得Meg Ryan跟Tom Hanks因為一封封的(電子)郵件而相愛嗎?天啊!難道只剩我還迷戀親手寫信的美嗎!可以覺得我老派沒關係,我認為這是種稱讚,假使你跟我一樣,推薦你看看《老派約會之必要》這本書,你會喜歡的,相信我。
 
  人的身上如果沒有「專業」會怎樣?帶著三腳貓的技能漂流生存會怎樣?假使有的僅是種嚮往會怎樣?不停跌倒再爬起,受傷再復原,只為尋找那「嚮往」,是否會不停地迷失?除非上帝大發慈悲師施捨你這平凡的小可憐一點運氣。25歲的我不到生日那天24:00是不會承認自己26歲的,普遍的人把年紀跟生活的一切視為正比,想到我就害怕。這是我不停思索的,在餐酒館端盤子諸如此類的服務業,還可以從26歲的人口中說出來嗎。天殺的,當然是可以啊,在義大利,服務生是個非常受人尊敬的職業,他們這一生花幾十年服務客人,「專業」地服務客人,懂我的意思嗎?想想看,一位滿頭白髮的大叔穿著筆挺的西裝服務每位到餐館用餐的人們,簡單基本卻能將它做到「專業」。並非試圖說服什麼,只是談論到「文化」這一塊,它永遠耐人尋味,甚至嘗試跳脫出框架去反向改變這文化與大眾的習慣。當然,一切都是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需要投入的也遠遠超過文字敘述般的簡單。前提,我們在台灣。到這裡,我終於點了一杯啤酒,今天不喝Guinness,改喝Hoegaarden,有pussy所以喝pussy drink。
 
  廢話一堆到這,僅想活躍一下腦子。
  男人不能停雞,我的腦子也不能停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