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怎樣的藝術才美?你覺得呢?


Sculptor artist- Ron Mueck



Ron Mueck Man in a Boat 


Q:藝術是...?

對我來說,藝術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它本身是可以讓我產生共鳴

簡單來講,當我看到電影裡的某個鏡頭或是人物間的對話
舞者跳舞的技巧與身體表達音樂彈奏時所製造出來的氛圍
一幅畫靜止擺在牆上卻可以讓我看著它整整十五分鐘。

任何一刻讓我有了不一樣的想法且有深刻共鳴
我想這就是藝術吧!




CRISTINA TROUFA






以電影來說,它就是門影像界中的藝術
每個鏡頭場景角色背景配樂敘事線等等
綜合起來後,它成了藝術。



Humphrey Bogart and Ingrid Bergman during the filming of Casablanca (1942)



如果少了思考動機想法和情感上獨立表達能力,我想藝術會很難被定義的。
沒有真正確實的概念,也很難使民眾產生共鳴。

一門藝術背後必有一個過程故事理念,
而那些往往就發生在生活周遭。


當人有了共鳴,就有了想法思考
腦中有了藍圖,再注入情緒的那刻
我認為它就是我所認知的藝術。



Animal rights activists from the group ‘Animal Equality’ stage a protest during 
“Day Without Meat” event in Barcelona, Spain.





Q:美的對照?

對照這意思很廣,可指反義詞互相對比參照或是相比比較。

假使以最簡單的思考模式去想,我認為美所對照的是本身的價值審美觀。
可能有點抽象,「美」是個很主觀的感受,
當我個人生長環境有別於他人時,
或許我眼裡的美並不是一般大眾所認可的。


美可以對照出一個人的審美概念,也可以判斷出他所偏向的型式。


美的反義詞很簡單:不美。
那何謂不美? 

不美也是主觀的,但對我來說
一樣商品一棟建築一張椅子一部電影一首歌曲
一段詩詞一場表演一瓶香水一道菜餚一件毛衣,
只要它讓我感到不愉悅或是氛圍不討喜,那就不美了。

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這些都包含在內。



Pro Infirmis《Because Who is Perfect? Get Closer》

Q:美的想法?


以前我對美的標準非常死
皮膚要白頭髮整齊身材高挑眼睛要大櫻桃小嘴沒有痘痘
這樣我才認為女人是「美」的。

但隨著生活改變,我漸漸體會到,
根本沒有美或不美這件事

我認為(以人為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美的,
重點在於「是否找對自己的型」。

大家常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 不是嗎?
當人有了自信,找到合適的型,其實大家都是美的。

反之,也根本沒有醜這件事,它只是不合人們喜愛的類型
因此,不喜歡也不代表醜。 

美可以是種氛圍,一首交響樂,一張照片,
一種味道,一件洋裝,甚至是一陣微風。






虛到實,都有美的存在,
而那所謂的「美」的標準就因人而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