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哥吉拉】Godzilla

個人覺得這篇寫得蠻詳細的,
對於我這種不懂怪獸的還算能消化。

【哥吉拉】Godzilla @ 電影人蔘 






基於個人好奇,所以我稍微找了一下Godzilla的字詞由來,如下:

「 Zilla - 無限擴大的怪獸世界,這些字眼當然跟大鬧紐約的怪獸哥吉拉脫不了關係,
哥吉拉外表恐怖個性殘酷,卻在全球各地大受歡迎。
日本名字叫做 Gojira,英文名字叫做 Godzilla,到底是從 Gojira 變成 Godzilla,
還是從 Godzilla 變成 Gojira? 


英文名字聽起來自然響亮,誰能超越 God,多麼偉大的感覺,
哥吉拉在怪獸界的聲譽無他怪能夠動搖,所以牠的尾巴 zilla 加到別的字上,
就能代表同類中最大最邪惡最壞的冠軍。 

也有人認為日文的 j-r 字音組合不如英文的 z-l 組合來得響亮,
而且加個 d 比單純的 Gozilla 更好聽,因為 dz 合起來發音類似國語注音裡的 ㄗ,
很有怪獸嘶嘶作響嚇人的味道。

而且 d 和 z 發音的位置都在口腔的前面。 上面的吉拉幾乎都是單音節加上 zilla 組合成一個字。
Word-zilla 的作者提出了好幾個,還引用 Wordspy 上的 bridezilla,

指在規劃婚禮的過程中變得非常自私貪婪討厭的準新娘。 

另外 Word-zilla 的作者也指出,英文裡可以用特定的字尾表示比較小的事物,
一般的狗是 dog,小狗就是 doggy,可是卻沒有增大的字尾,

現在就可以用 -zilla 來表達這種意思,比如說 dog - dogzilla。」



補充

2014版《哥吉拉》的怪獸起源和歷史已經被披露,這要感謝另一個周邊產品的問世:

即將面世的“巨型哥吉拉”模型玩具。該玩具的包裝上不僅介紹哥吉拉的起源,

還有“武騰先生”的簡要概述,

如果你想避免相關信息和電影劇透,我們建議你不要再看下文。


相關介紹如下:


“哥吉拉”可能是史前遺留下來的最後一個巨型兩棲爬行動物,

當時地球表面的放射性物質超過現在的10倍以上。 


“哥吉拉”可以將輻射性物質儲存並轉化成具有摧毀性的原子射線,這取決於它的呼吸系統。


雖然此後踪跡難尋,但是太平洋島嶼上的一些傳言中提到了它。


哥吉拉最後一次現身是在1954年,美國海軍在太平洋發現並試圖用原子彈殺死它。


此後,巨型生物一直隱藏在深海中,直到另一個對它構成威脅的古老物種的複活,


才將它再次喚醒。


1.哥吉拉是水陸兩棲生物(這個誰都知道)


2.哥吉拉是雄性,不是雌性(性別確認)


3.195年的核爆沒能殺掉哥吉拉(抗核爆確認)


4.哥吉拉在太平洋沉睡了數十年(吃飽核爆大餐後進入休眠期?)


5.MUTO是一種很古老的生物,和哥吉拉存在於同一時期


(都是遠古的天然生物而非人造的就是)

6.哥吉拉和MUTO是天生的敵對關係(不然也不會打架了)


7.哥吉拉的原子能熱線和過去電影裡的差不多,只是用的次數會很少,


可能是因為熱線會對哥斯拉造成傷害或者耗盡哥吉拉的能量。

熱線這一武器可能是它為了生存而使用的最後絕招,

而不是拿來毀滅的臨時工具(顯然不能像日版那樣想怎麼噴怎麼噴了)

8.某東西使得MUTO復甦,這對哥吉拉的生存造成了威脅(所以也趕緊睡醒了)


9.在海洋的深處可能休眠著不止一頭哥吉拉


(畢竟算是個天然物種,這是要為下一部做鋪墊?)










(下面有放些不錯的補充連結)



Godzilla@腸光男孩躁鬱症

「2014版本的叫聲來源據導演表示,是收音自皮手套撫弄低音提琴,並經過後製變調混音而成!」
15件關於「哥吉拉 GODZILLA」你可能有興趣知道的事!

這篇有寫到渡邊謙對這部電影的想法,很不錯
哥斯拉長高了 一會兒是英雄一會兒要摧毀世界

哥吉拉:核能悲愴曲 - 藍色電影夢

哥吉拉不是大怪獸? 導演:隱世的末代武士

哥吉拉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把Muto噴死

看完哥吉拉,忍不住討論的十件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